甘肃通渭:逾十万亩金银花含苞待放 恰是花农采摘时

  甘肃通渭6月20日电 (张婧)6月以来,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甘肃定西市通渭县,逾十万亩金银花持续成蕾。尤其在标准化种植基地里,枝头上一簇簇棒状花蕾随风摇曳,当花蕾长至1厘米左右、呈青色时药用成分最高,当地金银花便进入最佳采摘时期。

  20日,第五届通渭金银花采摘大赛举行。中药材金银花的药用范围十分广泛,其花、蕾、叶、藤均可入药。此次比赛以“赛采摘技艺、造产业氛围”为主题,旨在推广金银花采摘技艺,厚植产业基础和优势。

图为通渭县花农参加金银花采摘大赛。 张婧 摄
图为通渭县花农参加金银花采摘大赛。 张婧 摄

  比赛现场,53岁的花农崔巧玲穿梭在花丛中,一手轻抚枝条,另一手捏住花蕾根部拽下,动作娴熟。她说,她已连续多年参加此次比赛,随着采摘技艺不断提升,每年都在打破自己前一年纪录。

  “今年的目标是1小时比赛时间内采摘10斤以上。”崔巧玲说,按照每斤10元的奖励规则,她将获得超过100元的现金奖励。采花看似简单,却非一蹴而就。对崔巧玲而言,自家十多亩地中有3亩地种植金银花,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她家种植面积也在逐渐扩大。

  上述万亩金银花标准化种植基地,在距离通渭县城40公里的李家店乡。据悉,这里已建成金银花育苗、万亩金银花标准化种植、鲜花收购及烘干加工、古树博览园、组培中心等产学研一体的综合性示范基地。

图为比赛中的崔巧玲整理采摘成果。 张婧 摄
图为比赛中的崔巧玲整理采摘成果。 张婧 摄

  李家店乡乡长王浩东说,青绿色金银花蕾,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就会呈现金色、银色的花骨朵,每斤14元的收购价将降至5元。因此,当地花农要尽可能在盛花期之前,将其全部采摘,如此才能收获满满。

  王浩东表示,为提升基地标准化种植,让花农有更高收益,当地还采用物联网无线传输技术,应用于种植基地日常管理,将历史农事记录、未来农事计划与土壤墒情数据、气象数据、产量数据等联系起来,做到横向对比,大数据积累种植数据,让金银花种植向数字化、标准化、精准化路子发展。

  在通渭,种植传统品种金银花的历史可追溯至几十年前,但仅仅作为观赏树种在农家院落零星种植,没有开发利用其经济价值。但当地产金银花绿原酸、木樨草苷含量高出国家药典标准1至2倍,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近年来,当地探索多元化中药材品种,从首次引进到不同海拔区域试种,再到科学化布局、集约化种植、标准化生产,逐步走向精深化加工、品牌化营销发展。

  通渭县委副书记梁涛介绍说,该县金银花基地共14万亩,其中盛花期面积12万亩,种植农户4.5万户20.3万人。今年鲜花年产量总产值预计突破6亿元,带动种植农户人均收入3000元以上,金银花将成为当地名副其实的致富花。(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