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研究发现:非洲黑犀和伊朗犀起源于甘肃临夏盆地

  中新社北京2月10日电 (记者 孙自法)在人类尚未出现的千百万年前,地球上的犀牛如何演化、扩散?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所)邓涛研究团队通过对甘肃临夏盆地丰富犀牛化石的最新研究,完成欧亚大陆乃至全球最完整的晚新生代(距今2650万年-255万年)犀牛连续演化序列,其中,现生的非洲黑犀和已绝灭的伊朗犀,都在临夏盆地找到了它们起源的祖先类型化石。

  这一古生物化石发现研究的重要成果论文,近日在国际专业学术期刊《古地理,古气候,古生态》发表,证明临夏盆地具有欧亚大陆非常连续和丰富的犀牛化石分布,不仅是研究犀牛演化的重要材料,还是划分对比地层关键标志和判断气候环境背景的良好指示。

  两个时代动物群犀牛占统治地位

  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邓涛研究员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介绍说,犀牛化石是甘肃临夏盆地晚新生代哺乳动物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两个时代的动物群以犀牛占统治地位,即晚渐新世(距今2782万年-2303万年)的巨犀和晚中新世(距今1163万年-533万年)的大唇犀。

  临夏盆地的晚渐新世动物群,在12种大哺乳动物中犀超科成员占据9种,包括跑犀科、巨犀科和真犀科的属种,尤其是巨犀非常繁盛,以临夏巨犀和牙沟吐鲁番巨犀的首次出现以及霍尔果斯准噶尔巨犀的最后出现为特点。渐新世(距今3390万年-2303万年)结束之后,跑犀和巨犀在临夏盆地都已消失,早中新世(距今2303万年-1597万年)地层中仅有真犀科的兰州巨獠犀。

  他指出,鉴于犀牛的高度多样性、广泛地理分布和快速演化,犀牛化石成为地层划分的良好生物标志,并可以进行洲际对比。临夏盆地中中新世(距今1597万年-1163万年)地层中发现马德里西班牙犀和老沟奇角犀,它们的身体结构反映其生活于森林环境之中,与欧洲同时期犀牛化石的深入对比显示其种群沿着青藏高原北侧的路线进行迁徙;与北美和欧洲晚中新世以三趾马为优势类群的情况不同,临夏盆地该时期的犀牛最为丰富。

  非洲黑犀和伊朗犀起源于中国

  邓涛表示,临夏盆地晚中新世哺乳动物群可以分为4个层位,包括郭泥沟动物群、大深沟动物群、杨家山动物群和临夏盆地南部的青卜山动物群,每个层位都有不同的犀牛化石作为划分对比的标志。

  其中,大深沟动物群具有非常多的化石地点,每个地点犀牛都是个体数量最丰富的类群,尤以维氏大唇犀最为典型,还有和政无鼻角犀、摩氏伊朗犀和甘肃黑犀。

  邓涛强调,这当中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在大深沟动物群中发现的伊朗犀和甘肃黑犀,团队深入研究显示,虽然伊朗犀已经灭绝,但临夏盆地的伊朗犀生活年代为约900万年前,比古生物学界最早在伊朗发现并按惯例以属地命名的700多万年前伊朗犀要早200万年,两者起源演化关系非常清晰;甘肃黑犀则是现生非洲黑犀的祖先类群。

  临夏盆地这两种犀牛化石的发现和研究证明,伊朗犀、黑犀最早起源于中国,它们随后向西迁徙扩散到伊朗、非洲等地,伊朗犀在距今700万年左右灭绝,而黑犀则在非洲演化延续至今。

  折射青藏高原隆升巨大影响

  哺乳动物对气候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作为有蹄动物的犀牛是临夏盆地古生态的有效指示标志之一。临夏盆地犀牛高度的多样性不仅反映气候等生态环境指标的变化,同时折射出青藏高原隆升的巨大影响。

  邓涛说,临夏巨犀是青藏高原南缘布格蒂巨犀的后代,由此暗示该时期青藏高原仍然存在南北动物交流的通道;巨獠犀具有相似于河马的宽大下颌,它在早中新世的存在反映当时有广泛分布的水体;西班牙犀和奇角犀生活的中中新世森林更茂盛,水体更丰富;中新世中、晚期之交发生重大气候环境转变,大量板齿犀和大唇犀繁盛的晚中新世为炎热半干旱的稀树草原,季节性变化加强,临夏盆地成为犀牛在东亚的避难所;中新世末期大量犀牛绝灭,能够取食高纤维草本植物的山西犀延续到上新世;披毛犀从青藏高原扩散而来的早更新世气候寒冷而干燥,并伴有显著的海拔升高,环境为比较单调的干冷草原。

  他认为,从总体趋势上看,犀牛的演化受到开阔环境逐渐扩展的驱动,尤其反映在它们的取食器官,如牙齿和吻部的特化上。临夏盆地是揭示犀牛演化及其与晚新生代气候环境变迁关系的有利地区,并证明犀牛化石在生物地层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犀牛出现至今已有5000多万年的演化历史,它是奇蹄目中最大的类群,并具有最高的生态多样性。继马类之后,犀牛成为地球上最成功的奇蹄动物类群。(完)